中共南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宁市监察局 主办

南宁:“五强化五狠抓”保障护航扶贫攻坚

  来源:市纪委党风室 作者:韦飞鸿    发布时间:2017-09-29 13:00

  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、全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,坚持挺纪在前,精准发力,大力整治、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476件,党政纪处分203人,切实以严明的纪律为今年全市8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6.34万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力保障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

  强化压力传导,狠抓责任归位“促履职”。市委坚决压实主体责任,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、作为主体责任纪实重要内容,推动脱贫攻坚与监督执纪问责同部署、同推进、同落实,实现全面融合、有机结合。市纪委履行监督责任,集体约谈执纪审查数量靠后的县区纪委书记以及28个零立案乡镇党委书记、纪委书记,要求增强监督意识,加大查办案件力度;对梳理出的287件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,并加强核查结果审核,确保执纪严紧实。压紧压实主管责任,督促扶贫、发改、财政等23家扶贫攻坚责任单位,建立政策、项目、资金、人员、问题等“五类台账”,摸清底数,列出清单,排查风险,找准问题。

  强化氛围营造,狠抓宣传造势“全覆盖”。充分发挥基层宣传主阵地作用,设置电子宣传屏167块、大型广告牌45块,滚动播放宣传标语5300多条次,悬挂横幅标语1900多条,喷绘广告上墙2500多平方米,制作板报海报1000多张,着力提升群众知晓度。高调造势宣传,在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《广西日报》等刊发信息50余篇,通过电视问政曝光扶贫领域存在问题,形成人人关心、个个参与的浓厚氛围。遴选5部微电影、10部公益广告、13张漫画等扶贫领域廉政文化优秀作品,在市属媒体反复展示展播,传递正风反腐正能量。开展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人士、特邀监督员巡查调研活动,发挥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作用,推动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落实。

  强化问题导向,狠抓线索排查“无禁区”。依托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,深度开发扶贫资金追踪管理系统,快速发现、精准剔除有房、有车、有企业、有社保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申报人员,及时发现财政供养人员挤占扶贫资金以及优亲厚友、截留挪用等问题。发挥基层廉洁工作站监督探头作用,重点发现扶贫资金发放和扶贫项目推进实施等环节的违纪违规问题,发现并提请问题线索核查152次,转立案63件。开展专项巡察,移送问题线索315件,转立案159件,党政纪处分157人。开展大数据比对,依托国扶办系统等数据平台,比对信息13万多条,甄别疑点信息682条,初核319条,转立案85件。开展分系统排查,督促各级各部门对2015年以来扶贫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大起底、大清查,共排查廉洁风险薄弱点219个,自查自纠问题200多个。

  强化追责问责,狠抓严格执纪“零容忍”。以“兵团作战”推动扶贫领域问题治理,对胆敢向扶贫资金、款物动歪心眼的,从严从快查处,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“黑手”。对“两个责任”落实不到位及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听之任之、有案不查、瞒案不报的,严格落实“一案双查”,共立案9件,党政纪处分9人、问责39人。在扶贫领域中实践《南宁市落实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对准十个刻度,层层设防,级级阻挡,开展约谈500余人次、诫勉谈话41人次、谈话函询54人次,党政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191人,党政纪重处分、作出重大职务调整12人,移送司法机关5人,较好发挥了惩戒功能。

  强化警示震慑,狠抓标本兼治“齐推进”。坚持全面、分类、高频率的通报曝光模式,对扶贫领域案件一律点名道姓全部通报曝光,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,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明规矩、守纪律意识。截至目前,共点名道姓通报曝光51批次、典型案例252起,实现“查处一案、震慑一片、教育一批”的综合效应。同时,强化源头治理,针对在扶贫政策执行、资金使用管理、项目实施建设的薄弱环节及普遍性问题,督促职能部门及时完善制度规定,确保扶贫工作有据可依、有章可循。目前,全市共出台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》《精准扶贫项目监督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100多项制度规定。

 

 

编辑:梁 熙